对标对表新标准 建好建强新马院——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纪实
2024年04月23日 08:09

辽宁工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坚持“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学马用马”的政治立场,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着力建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着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心理健康、素质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着力加强学科建设,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新突破新成就。

一、对标对表新标准,建设专业规范的“十有”新马院

学校党委书记负责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直接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及具体实施。对标对表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的要求,完成专业规范的“十有”基本建设。“十有”包括:教学科研环境有现代功能性;组织领导与管理具有高规格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特色性。设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7个教研室,形成“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时、教材、课堂规模等严格执行;基础建设与保障具有单独性。职称单列考评、思政津贴足额发放。坚决执行办学经费指标要求;科学研究具有集群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跨越性。一级学科点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学科立地献智献策社会具有服务性;人才培养具有“学以致用”性;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示范性;数字马院和数字思政建设具有前瞻性。


图1 学院总面积760平方米,拥有博士和教授工作室、智慧教室,设备及图书配备齐全


二、落实“八个相统一”,基于特色创新优化思政课

学校立足辽西和锦州“四地”红色文化的地域特点、基于“建在配水池战斗遗址上的大学”的校情和工科学情,精准定位、凝练特色指导马克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

1.凸显政治性价值性实现课程育人。一是坚定大学生红色信念,夯实新工科思政教育。作为“建在红色遗址上的大学”,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和锦州“四地”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学科建设和思政教育,形成了“两校”(党校、团校)+“两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校史馆)+“两址”(配水池战斗遗址、梁士英炸碉堡遗址)的红色教育模式,形成了“看听唱读研讲”相统一的红色实践教学体系。建有省级精品课、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示范观摩课10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解决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二是助力工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注重对学生创新理念植入、创新精神培育、创业就业心理教育,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排名多次进入全国百强。

图2 思政课教学模式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2.加强实践性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将辽宁“六地”、锦州“四地”红色文化引入课堂,特别是利用毗邻学校的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创排原创思政剧《砺器·铸丰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融入课堂教学。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作为题目组织课堂实践,运用小组研学、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性,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创新《形势与政策》课,采取“现场讲授+小班研讨”的模式,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常委、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大师资”,上好2023级4300余名本科生全覆盖的“配水池战斗遗址上的‘开学第一课’”。

图3 学校党委书记钱英伟在配水池战斗遗址上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

三、落实“六个要”,提高师资铸魂育人胜任力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多举措提高师资铸魂育人水平。建设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坚持引育并重,积极调整人才政策,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水平教师。注重一般思政教育与理工科行业特色思政教育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相交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45岁以下教师占比54.2%,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0%,专业背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占比77%,每个二级学科正高职教师超过2人。先后获批省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骨干教师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培育人选”等称号。6名教师2023年入选“锦州‘四地’红色文化传承人”。

图4 思政课教师入选“锦州‘四地’红色文化传承人”

图5 青年教师在省级思政课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


四、建强学科,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思政课质量提升

1.科学研究成果日渐丰厚。充分发挥省级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级智库“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市级智库“锦州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辽西科技与生态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所形成的“一个中心两级智库一个基地”科研平台作用,围绕学科方向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横向课题数量逐年递增,学院科研经费超过年度人均2万元标准,纵向课题经费占比52.7%。“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科技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辽宁工业史”五个科研团队定向开展学术活动。形成“辽沈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明、蓝色科技伦理”学术成果集群。


图6 组织编写公开出版物,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锦州一周年的献礼成果之一


2.学科立地服务经济社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是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在辽西北-京津冀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发挥服务功能,面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政建议和社会应急治理服务。在“三报一刊”发表5篇高水平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策;8项咨政建议被锦州市政府等采纳。承办2023年辽宁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成为辽宁省社科联“东北解放史研究会”驻点单位。“省心理名师工作室”在地区社会心理服务、应急管理以及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专业智库和示范引领作用。3人先后承担锦州市委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东北全面振兴”专题理论宣讲任务;教师为国内特别是辽宁大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服务达70多场,受众近5万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作用,维护了区域的社会稳定。


图7 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研修

3.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锦州提出的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承担辽宁“六地”和锦州“四地”红色文化建设政治使命,扎根辽西大地办教育,形成理工类高校思政育人独特优势,研究生招生数量足,学生就业质量高,人才培养优势明显。培养研究生428人,就业率99.7%,12人考取博士研究生,成为高层次专业人才孵化和培养基地。

图8 研究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活动

4.严格管控研究生培养和学位论文全过程。始终把学术规范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建立研究生培养和论文全过程管理监控体系。课程设置与教学严格执行培养方案;论文实行开题、进度检查、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的全过程管理;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研究生第一时间加入导师研究项目,全额支持研究生参加本学科高水平学术活动;历次省级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均为100%。近五年两个硕士点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篇。

5.开展理论宣讲提升师生宣传阐释水平。组织师生理论宣讲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校园巡讲活动,实现党员、积极分子、领导班子、单位骨干全员覆盖。研究生宣讲团创新“宣讲+”模式,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决策部署设计主题宣讲“课程表”。研究生团队荣获国家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研究生宣讲团第三次入选“辽宁省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获辽宁省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优秀团队,获评学校第二届“最美大学生集体”、首届研究生学术诚信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活动二等奖。

图9 研究生红色宣讲团取得多项佳绩

6.倡导“学以致用”确保高质量就业。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研究生入学后开展“一对一”职业规划,分层培养。99.7%研究生在毕业一年内通过考博和考编等方式落实就业,91%在高校辅导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党校教师以及公务员等与本学科相关岗位上完成人岗适配的就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对学校及学院教学、管理和就业服务情况满意率高。

新时代新征程中,辽宁工业大学将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旗帜鲜明建设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作为高校第一课”的教学维度、思政课教师的教书育人和人格特质维度、学科建设提供思政因子和后备人才等维度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教育强省建设、培养兴辽人才贡献力量。(文字、图片转自“辽宁高校思政”微信公众号平台)